6月5日,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定潼关县工业园区等11个工业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》。富县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命名为陕西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,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政策。
作为陕西省首批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化工园区,新获批的富县经开区由三大区块构成,规划面积454.5公顷。目前,园区已形成“现代化工、新型电力、优质农产品加工”三大主导产业集群,发展态势强劲。2024年,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63亿元,税收贡献突破12亿元。
富县工业园区规划部主任李斐介绍道:“富县经开区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标志着园区发展迈入新的阶段。此次升级既为园区带来了省级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,同时也肩负起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使命。富县经开区将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园区承载优势,加速推进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。在现代化工产业板块,将重点建设300万吨高端化工产业集群,积极布局可降解材料、电子化学品等新兴产业,抢占产业发展先机;在新型电力产业板块,将聚力建设千万千瓦电力产业集群,创新构建煤炭-电力-固废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,推动电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;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板块,将全面推进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改造,推动苹果、水稻、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就地转化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富县经开区将以此为契机,通过产业链优化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,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,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省级经开区的平台优势,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。企业在争取专项资金、对接产业链资源等方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。目前,园区已集聚了众多企业,其中规上企业占比可观,形成了“引进一个、带动一串、辐射一片”的良好产业生态,吸引着更多优质项目纷纷落户。
富县同辉能源公司总经理杨建栋说:“富县经开区最令人瞩目的变化当属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。新建的固废处置中心和热电中心不仅完善了配套功能,更使企业能耗成本显著下降10%,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。我们选择在此投资兴业,正是看重富县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,首先是六纵二横的立体交通网络,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;其次是充沛的水资源保障,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了可靠支撑;再加上省级经开区的金字招牌,这些都为未来产能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,让我们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”
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富县经开区率先探索“绿色循环+数字赋能”的创新模式,取得显著成效。其中,瓦斯发电项目每年可高效处理煤矿废气8亿立方米,转化为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,不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更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;固废处置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将工业废料100%转化为可利用资源,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实现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提升”的战略转型。这一系列创新实践,为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。
下一步,富县经开区在市委“五集五区”(集聚集约发展示范区、创新驱动引领区、绿色低碳先行区、开放合作试验区、产城融合样板区)战略引领下,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,实施产业集群提质行动,拓展对外开放新路径,因地制宜激活新质生产力。同时,统筹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双重战略,加快构建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的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,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“富县力量”。